歷年計畫社會責任 在地實踐
逢甲小書屋對逢甲大學而言有兩層重要的意義。 第一,就社會性而言,小書屋扮演著逢甲大學對於社會責任的一種態度,我們稱之為大學社會責任(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: USE)。 第二,就教育性而言,小書屋是逢甲大學在高校教育上,對於執行Projected-Based Learning (PBL)導向的領導型計畫。 同時,也是系友會蘇泰霖前會長帶著學生及系友們,在2013年11月發起以建築實踐為基礎的公益活動。
讓「知識就是力量」能透過小書屋的「屋」結合溫暖的「家」的概念,達到 1. 學生能作中讀、讀中學 2. 塑造家的氛圍,能讓更多穩定的師資投入偏鄉教育 3. 結合「家」與「屋」的概念,可以讓小書屋更能與地方文化與資源結合,創造出符合地方教育所需的軟能力設施。
為了測試這一個理念的執行度與可行性,逢甲建築系於2014.06.10初選泰安「象鼻部落/原住民族群」,達成了下列各項成果: (一)逢甲小書屋旨在帶著學生與當地居民共同建造書屋,讓學生能更深層與社會互動。 (二)與全球趨勢接軌發展C2C概念:以回收材料作為小書屋主體。 (三)結合社會產業如「行動菩薩」及「四季藝術基金會」進行募書,綠屋家具則捐贈課桌椅等。 (四)善加利用在地特色材料,在降低建造成本的同時,也創造出一個符合地方所需的小書屋。 (五)導入經濟資源,賦予學生一技之長,讓這個技能能再造地方與維持小書屋運作。 |